研究團隊最新發現:電子煙對呼吸系統影響遠低於捲菸!
Oct 29,2024 | 氣霧領域 - 凱旋門國際有限公司
2024年10月8日,中山大學藥學院研究團隊在全球毒理學核心期刊《毒理學檔案》(《 ARCHIVES OF TOXICOLOGY 》)發表論文指出,在相同尼古丁劑量下,電子煙氣溶膠對呼吸系統的危害小於捲菸煙霧。
圖:論文發表與毒理學SCI期刊《毒理學檔案》
電子煙與捲菸對健康的影響是近年來公共衛生領域熱議的問題。在本研究中,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首次比較了相同尼古丁含量下,得出捲菸、電子煙對小鼠肺功能、發炎因子、蛋白質表現的影響異同,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科研空白。
研究人員選用RELX悅刻西瓜味電子煙及某款市售捲菸作為樣品,將32隻小鼠隨機分為4組,分別在潔淨空氣、低劑量電子煙氣溶膠、高劑量電子煙氣溶膠、捲菸煙霧中暴露10週,並分析其多項指標。
肺組織病理切片結果顯示,接觸捲菸的小鼠肺係數顯著升高,氣管形態發生變化,顯示其呼吸系統可能出現病變。作為對比,接觸電子煙的小鼠肺係數無顯著變化,氣管形態沒有改變。
肺功能檢測發現,捲菸暴露導緻小鼠多項肺功能指標顯著異常,但電子煙組僅有一個指標下降。同時,病理學結果顯示,捲菸和電子煙都可能導緻小鼠肺部異常,但捲菸導致的損害更為明顯。
血清發炎因子檢測與穿透電鏡發現,捲菸與電子煙均可引發氣道炎症,但捲菸的危害程度較大。即使在2倍於捲菸的尼古丁含量下,電子煙對小鼠氣管導致的病理損傷也較小。
圖:研究使用的客製化動物實驗設備
最後,研究人員也對小鼠肺組織進行了蛋白質體學分析。結果顯示,捲菸導致的差異蛋白變化較集中在發炎相關路徑中,而電子煙導致的異常表現則較少,且對發炎訊號路徑影響較小。
研究人員表示,研究結果清楚顯示,較大吸入劑量的捲菸、電子煙暴露都對呼吸系統有害。但在相同尼古丁劑量之下,電子煙氣溶膠對呼吸系統的危害小於捲菸煙霧。
由於無需燃燒,電子煙不會產生焦油,也因此被醫學界普遍視一種減害替代品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在其官網明確指出,從捲菸或其他可燃菸草製品轉用電子煙,對未懷孕的成年菸民可能有潛在益處。
2022年1月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研究人員發佈於《菸草控制》的論文指出 ,電子煙比捲菸危害更小,菸民改用電子煙後,其尿液中多種致癌物的生物標記水平會下降,最高可降95%。
2022年9月,英國衛生與社會保健部發布的《尼古丁電子煙研究第八份獨立報告》指出,與捲菸相比,電子煙導致的有害物質暴露顯著降低,可顯著減少與癌症、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的生物標記接觸。
中山大學研究團隊表示,本次研究全面系統性地分析了電子煙在動物層面的相對安全性,希望未來能進行更多臨床研究,以客觀深入評估電子煙的長期影響